动静乃吉凶之枢机,智虑是福祸之门户。有福必当用彼,无福必当用身。有情者通,无情者滞。天下万物虽然都各有其特性和发展过程,但最终在本体上还是要复归到道上来。
立天之道为阴与阳,立地之道为柔与刚,立人之道为仁与义,立事之道为三道合一。偏离“道”甚至违反规律做事,是产生一切问题的根源。
1.研究行为和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
2.研究物理环境和人类行为及经验之间的相互关系,关注人与环境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的学科
3.它更多地强调物理环境,还特别强调主体与环境作用的相互性。一方面强调人们怎样受环境影响,另一方面也关注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和反应。
环境心理学从理论上讲有六种理论框架:
①唤醒理论
②环境负荷理论
③应激与适应理论
④私密性调节理论
⑤生态心理学和行为情境理论
⑥交换理论等理论。
3.1环境——行为理论
一、唤醒理论、刺激负荷理论、适应水平理论和行为局限理论都可以归入应激理论的体系中
1. 环境应激理论认为:
① 环境的许多因素都能引起个体的反应,如噪音、拥挤等都是引起反应的应激源。
② 应激源还包括工作压力、婚姻不合、自然灾害、迁移到另一个居住环境等 。
③ 应激是指个体对这些环境因素做出的反应。反应包括情绪反应、行为反应和生理反应。
2. (1)唤醒理论认为
① 环境中的各种刺激都会引起人们的生理唤起,增加人们身体的自主反应。
② 唤醒是由于大脑中心的网状结构被唤起,脑活动增加。
③ 唤醒其实就是激活处于“休眠”状态的各种身体活动,使他们达到活跃状态。
④ 唤醒是影响行为的中介变量和干预因素。
(2)唤醒与操作间的关系
① 操作的最佳状态是中等的唤醒水平。
② 当唤醒高于或者低于最佳水平点,操作行为都会越来越差。
③ 唤醒和操作任务是复杂程度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倒U形曲线来表示:对于复杂任务,偏低的唤醒水平是操作的最佳状态;而简单任务,需要较高的唤醒水平才有利于任务的操作。
3. 刺激负荷理论:又称为环境负荷或刺激过载理论。该理论主要研究环境刺激出现时的分配和信息加工过程。
(1)刺激负荷理论认为:
① 个体对获得的感觉信息的加工能力是有限的。
② 当环境提供的信息量超过个体的加工能力时,就出现超负荷现象。
③ 当环境刺激出现时,个体要进行判断,并做出相应的反应。如果环境刺激的强度大,又难以控制,那么,个体需要投入的注意和分析判断能力更多。
④ 如果个体不能确定做出哪种反映最恰当,那么就要分配更多的注意力在这个刺激上。
⑤ 刺激负荷理论认为,人对某个刺激的注意力不能持续不变,一段时间后注意力会暂时减弱,在这一段时间,就出现超负荷现象。
(2)避免定向注意疲劳症状(长时间高度注意某个目标,导致注意减弱)出现。
4. 行为局限理论:
① “局限”是指环境中的一些信息限制或者说干扰了我们希望去做的事。
② 环境提供的信息超出了个体控制能力的范围,从而对认知活动产生了干扰。当人们觉察到对环境的控制能力丢失,首先会引起负性情绪体验,这时,个体就希望重新获取对环境的控制力,这称为心理阻抗。当个体感到行为受限制时,心理阻抗可以消除环境对行为的限制。
③ 行为局限理论还认为,当控制环境能力的恢复失败时,可能会导致无助感。也就是说,当多次努力重新获得控制环境的尝试失败后,人们会认为对于环境是无能为力的,于是放弃了努力,并且“学习”认识到对环境的限制是无力改变的。
④ 因此,行为局限理论认为,环境对行为的限制包含三个基本的步骤:觉察到对环境控制的丢失、阻抗,以及习得的无助感。
5. (1)适应水平理论:
① 认为人们可以通过某些机能来调整自身以适应环境。
② 环境提供的刺激有一个最佳水平,然而,由于每个人过去的经验不同,所以要求的最佳水平也不一样。把这种最佳刺激水平的改变称为适应,当环境改变时,个体对环境反应相应改变。
(2) 适应水平理论至少适合于解释三种环境刺激条件下的环境行为关系:
① 环境中的感觉刺激输入
② 社会刺激输入
③ 环境的改变运动。
(3)适应水平理论提出上述三种刺激可以在三个维度水平上发生变化:
① 强度;
② 刺激的多样性;
③ 刺激的模式。
(4)调整:指个体改变与之互相作用的环境,让环境适合于个体的生存。 上述几种理论都可以纳入应激理论的结构体系中,如
① 刺激过载可以看作是应激的结果;
② 唤醒水平的提高是构成应激的一部分;
③ 最佳适应水平是应激反应的最终结果;
④ 行为局限是应激的标志。
二、生态理论认为,个体的行为和环境是处于一个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中,个体的行为都有一个时间和空间背景,也就是说存在一个整合了的行为情境。
B.理论的比较与当前的理论框架
一、对几种环境心理学理论进行比较。
1.唤醒理论、刺激负荷理论和适应水平理论都具有一般性的特点
① 唤醒理论的一般性最强,也就是说,唤醒理论认为,刺激的增加或减少,都会引起个体生理和心理唤醒水平的改变,因此可以推断行为将受到什么影响。
② 刺激负荷理论的特殊性要强一些,适应水平理论则是最具特殊性的一种理论。
2.在解释环境对行为的影响时,一般性和特殊性是可以交替使用的。具有一般性的理论能够解释相同环境条件下,大多数人的反应,但是却掩盖了个体差异。
3.环境应激理论具有较强的一般性,也就是说,它可以推断环境中各种因素引起的个体的生理和心理反应,但对于某个刺激源引起的反应如何,以及个体应激反应的差异却难以解释。
4.局限理论是最具特殊性的一种理论。当行为局限理论认为的环境条件确实存在时,可以有效地预测这种环境下个体的行为。
5. 各种理论在解释环境-行为关系时,它们的分析水平是各不相同的。
① 生态理论是从群体水平上分析;
② 刺激负荷理论是从个体水平上分析;
③ 适应水平理论则是从个体差异的水平上来分析解释环境对不同个体所产生的影响。
二、缓和变量指增加或减少情境影响的因素。
三、中介变量指对环境条件反应的内部知觉,认知和情感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