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乃吉凶之枢机,智虑是福祸之门户。有福必当用彼,无福必当用身。有情者通,无情者滞。天下万物虽然都各有其特性和发展过程,但最终在本体上还是要复归到道上来。
立天之道为阴与阳,立地之道为柔与刚,立人之道为仁与义,立事之道为三道合一。偏离“道”甚至违反规律做事,是产生一切问题的根源。
A.建筑设计的含义和基本观点
建筑环境的创造,应该把保障安全和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作为建筑设计的首要前提。人们对于建筑环境除了有使用安排、冷暖光照等物质功能方面的要求之外,还常有与建筑物的类型、性格相适应的建筑环境氛围、风格文脉等精神功能方面的要求。
建筑设计的含义
一、以满足人和人际活动的需要为核心
建筑设计是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所处环境和相应标准,运用物质技术手段和建筑美学原理,创造功能合理、舒适优美、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的建筑环境。这一空间环境既具有使用价值,满足相应的功能要求,同时也反映了历史文脉、建筑风格、环境气氛等精神因素。
建筑设计“比设计包容这些内部空间的建筑物要困难得多”,这是因为在建筑“你必须更多地同人打交通,研究人们的心理因素,以及如何能使他们感到舒适、兴奋、注意力集中等一切你所要实现的目标。总之一句话,给予各种处在建筑环境中的人以舒适和安全”。
因此,现代建筑设计特别重视人体工程、环境心理学、审美心理学等方面的研究,用以科学地、深入地了解人们的生理特点、行为心理和视觉感受等方面对建筑环境的设计要求。 针对不同的人,不同的使用对象,相应地应该考虑有不同的要求。注意从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人们的行为生理的特点来考虑。
在建筑空间的组织、色彩和照明的选用方面,以及对相应使用性质建筑环境氛围的烘托等方面,更需要研究人们的行为心理、视觉感受方面的要求。
二、加强环境整体观
现代建筑设计的立意、构思,建筑风格和环境氛围的创造,需要着眼于对环境整面的考虑。
建筑设计的“里”,和室外环境的“外”,可以说是一对相辅相成bianzheng统一的矛盾,正是为了更深入地做好建筑设计,就愈加需要对环境整体有足够的了解和分析,着手于建筑,但着眼于“室外”。
现代建筑设计,或称建筑环境设计,这里的“环境”着重有两层含义:
一层含义是,建筑环境是指包括建筑空间环境、视觉环境、空气质量环境、声光热等物理环境、心理环境等许多方面,在建筑设计时固然需要重视视觉环境的设计,但是不应局限于视觉环境,对建筑声、光、热等物理环境,空气质量环境以及心理环境等因素也应极为重视,因为人们对建筑环境是否舒适的感受,总是综合的。
另一层含义是,把建筑设计看成自然环境——城乡环境——社区街坊、建筑室外环境——建筑环境,这一环境系列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链中一环”,它们相互之间有许多前因后果,或相互制约和提示的因素存在。
建筑设计的最主要的一点,应该是让旅客在建筑很容易联想到自己是在什么地方。
三、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结合
一方面需要充分重视科学性,另一方面又需要充分重视艺术性,在重视物质技术手段的同时,高度重视建筑美学原理,重视创造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建筑空间和形象,创造具有视觉愉悦感和文化内涵的建筑环境,使生活在现代社会高科技、高节奏中的人们,在心理上、精神上得到平衡,即现代建筑和建筑设计中的高科技和高感情问题。总之,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生理要求与心理要求、物质因素与精神因素的平衡和综合。
四、动态和可持续的发展观
随着市场经济、竞争机制的引进,购物行为和经营方式的变化,新型装饰材料、高效照明和空调设备的推出,以及防火规范、建筑标准的修改等等因素,都将促进现代建筑设计在空间组织、平面布局、装修构造和设施安装等方面都留有更新改造的余地,把建筑设计的依据因素、使用功能、审美要求等等,都不看成是一成不变的,而且以动态发展的过程来认识和对待。
B.建筑设计的内容、分类和方法步骤
建筑环境的内容和感受
由于人是建筑环境设计服务的主体,从人们对建筑环境身心感受的角度来分析,主要有建筑视觉环境、听觉环境、触感环境、嗅觉环境等,即人们对环境的生理和心理的主观感受,其中又以视觉感受最为直接和强烈。客观环境因素和人们对环境的主观感受,是现代建筑环境设计需要探讨和研究的主要问题。
不同功能的建筑设计侧重点不同,如影视厅,从建筑声环境的质量考虑,对声音清晰度的要求极高。
建筑设计的内容和相关因素
1、建筑空间组织和界面处理
建筑空间组织和界面处理,是确定建筑环境基本形体和线形的设计内容,设计时以物质功能和精神功能为依据,考虑相关的客观环境因素和主观的身心感受。
2、建筑光照、色彩设计和材质选用
建筑光照是指建筑环境的天然采光和人工照明,光照除了能满足正常的工作生活环境的采光,照明要求外,光照和光影效果还能有效地起到烘托建筑环境气氛的作用。
色彩是建筑设计中最为生动、最为活跃的因素,建筑色彩往往给人们留下建筑环境的第一印象。色彩最具表现力,通过人们的视觉感受产生的生理、心理和类似物理的效应,形成丰富的联想、深刻的寓意和象征。
光和色不能分离,除了色光以外,色彩还必须依附于界面、家具、建筑织物、绿化等物体。建筑色彩设计需要根据建筑物的性格、建筑使用性质、工作活动特点、停留时间长短等因素,确定建筑主色调,选择适当的色彩配置。
材料质地的选用,是建筑设计中直接关系到实用效果和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巧于用材是建筑设计中的一大学问。饰面材料的选用,同时具有满足使用功能和人们身心感受这两方面的要求,例如坚硬、平整的花岗石地面,平滑、精巧的镜面饰面,轻柔、细软的建筑纺织品,以及自然、亲切的本质面材等等。建筑设计毕竟不能停留于一幅彩稿,设计中的形、色,最终必须和所选“载体”——材质,这一物质构成相统一,在光照下,建筑的形、色、质融为一体,赋予人们以综合的视觉心理感受。
3、建筑内含物——家具、陈设、灯具、绿化等的设计和选用
家具、陈设、灯具、绿化等建筑设计的内容,相对地可以脱离界面布置于建筑空间里,在建筑环境中,实用和观赏的作用都极为突出,通常它们都处于视觉中显著的位置,家具还直接与人体相接触,感受距离最为接近。家具、陈设、灯具、绿化等对烘托建筑环境气氛,形成建筑设计风格等方面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建筑绿化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具有不能代替的特殊作用。建筑绿化具有改善建筑小气候和吸附粉尘的功能,更为主要的是,建筑绿化使建筑环境生机勃勃,带来自然气息,令人赏心悦目,起到柔化建筑人工环境,在高节奏的现代社会生活中具有协调人们心理使之平衡的作用。
建筑空间环境按建筑类型及其功能的设计分类,其意义主要在于:使设计者在接受建筑设计任务时,首先应该明确所设计的建筑空间的使用性质,也即是所谓设计的“功能定位”,这是由于建筑设计造型风格的确定、色彩和照明的考虑以及装饰材质的选用,无不与所设计的建筑空间的使用性质,和设计对象的物质功能和精神功能紧密联系在一起。
C.建筑设计的依据、要求和特点
一、人体尺度以及人们在建筑停留、活动、交往、通行时的空间范围
依据因素,可以归纳为:1、静态尺度;2、动态活动范围;3、心理需求范围。
二、家具、灯具、设备、陈设等尺寸,以及使用、安置它们时所需的空间范围
三、建筑空间的结构构成、构件尺寸,设施管线等的尺寸和制约条件
四、符合设计环境要求、可供选用的装饰材料和可行的施工工艺
五、业已确定的投资限额和建设标准,以及设计任务要求的工程施工期限
D.建筑设计的要求
1、具有使用合理的建筑空间组织和平面布局,提供符合使用要求的建筑声、光、热效应,以满足建筑环境物质功能的需要;
2、具有造型优美的空间构成和界面处理,宜人的光、色和材质配置,符合建筑物性格的环境气氛,以满足建筑环境精神功能的需要;
3、采用合理的装修构造和技术措施,选择合适的装饰材料和设施设备,使其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4、符合安全疏散、防火、卫生等设计规范,遵守与设计任务相适应的有关定额标准;
5、随着时间的推移,考虑具有适应调整建筑功能、更新装饰材料和设备的可能性;
6、联系到可持续性发展的要求,建筑环境设计应考虑建筑环境的节能、节材、防止污染,并注意充分利用和节省建筑空间。
E.建筑设计的特点
1、对人们身心的影响更为直接和密切
2、对建筑环境的构成因素考虑更为周密
3、较为集中、细致、深刻地反映了设计美学中的空间形体美、功能技术美、装饰工艺美
4、建筑功能的变化、材料与设备的老化与更新更为突出
5、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F. 建筑采光与照明
光源的色温应与照度相适应,即随着照度增加, 色温也应相应提高。否则,在低色温、高照度下,会使人感到酷热;而在高色温,低照度下,会使人感到阴森的气氛。光的强度能影响人对色彩的感觉,如红色的帘幕在强光下更鲜明,而弱光将使蓝色和绿色更突出。设计者应有意识地去利用不同色光的灯具,调整使之创造出所希望的照明效果。
4、材料的光学性质
光遇到物体后,某些光线被反射,称为反射光;光也能被物体吸收,转化为热能,使物体温度上升,并把热量辐射至建筑外,被吸收的光就看不见;还有一些光可以透过物体,称透射光。
H.建筑照明作用
光的亮度和色彩是决定气氛的主要因素。我们知道光的刺激能影响人的情绪,一般说来,亮的房间比暗的房间更为刺激,但是这种刺激必须和空间所应具有的气氛相适应。极度的光和噪声一样都是对环境的一种破坏。光线弱的灯和位置布置得较低的灯,使周围造成较暗的阴影,天棚显得较低,使房间似乎更亲切。
建筑的气氛也由于不同的光色而变化。许多餐厅、咖啡馆和娱乐场所,常常用加重暖色如粉红色、浅紫色,使整个空间具有温暖、欢乐、活跃的气氛,暖色光使人的皮肤、面容显得更健康、美丽动人。由于光色的加强,光的相对亮度相应减弱,使空间感觉亲切。家庭的卧室也常常因采用暖色光而显得更加温暖和睦。但是冷色光也有许多用处,特别在夏季,青、绿色的光就使人感觉凉爽。应根据不同气候、环境和建筑的性格要求来确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