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原本是人类择地居住的一种方法,是一门关乎宫殿、住宅、村落、墓地的选址、座向、建设等方法的学问,后来随着定居和居住环境的提高逐步演变为相地技术,也就是风水师亲临场地校察地理的方法,风水的核心思想是人与大自然的和谐,也称之为地相、风水、理气。
早在黄帝时期就已有了风水活动,商周时期就以将陆地区分为山、埠、丘、原、陵、岗等不同的地行地貌,将水域分为川、泉、河、涧、沼、泽、江、沱等,当时对大地的差异性有极为细致的分类,为日后的“相地术”发展奠定了基础。风水学经历代先哲努力完善于战国时代。《孝经》载“卜其宅兆而厝之。”这是相阴宅,是用占卜的方法择定地点,但都是基于阴宅的相术。至秦朝,始皇所建阿房宫,离宫别馆遍布在山谷,以南山为宫门,以樊川做池子,阿房前殿为明堂,阳宅风水四象要素初显,《尚书》载“成王在丰,欲宅邑,使召公先相宅。”这是相阳宅,至此,风水学正式确定了阴宅与阳宅的风水理论轮廓。“风水”一词确立于郭璞《葬经》中所云“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即与地脉、地形有关的“生气”。隋唐时期更加促进了风水理论的发展,形成较完善的理论体系,尤其是江西派风水师杨筠松在民间实践风水勘察和授徒起到了全面推广的作用。宋代陈抟、邵康节、朱熹、以及蔡元定等著名易学家对风水进行了阐释和认定,一些风水著作相继出版,从而出现了以江西形法派和福建理法派为主体的风水学理论体系。明清两代,通过对各类风水学书籍的收集整理,以及学者们的不断探研,风水理论已相当完备。从民国到现在,学者们主要是对中国风水传统文化进行重新评估和研究。风水是研究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微观环境(空气、水和土)与宏观环境(天地)相互协调、平衡的学问,最简洁的表述可以叫“时空”,也即是所有建筑的时间和空间、形势和方位不同,其所秉之气也不同,最终吉凶祸福也不同,也可浓缩为阴与阳、静与动的bianzheng理论体系。